close

一進臺南女中校門,撥開茄苳與樟樹的屏蔽,一抬眼,便感覺似乎立即要撞上一棟以玻璃為立面的樓舍。正面對望,整大面的玻璃牆如鏡子般,將對面一列的大王椰子和活動中心一角映照出來,彷彿有實虛交錯的恍然,一時竟忽略了鎮校樓宇自強樓的存在!這棟現稱莊敬樓館位於校門的最近處,卻並不是學校初建時的建築,而是誕生於1966年,景生然校長臨去秋波之作,也是今日校園建築中唯一景校長時代的留存。

 

1966年,當年南女每年級12班,主要的教學大樓為二層樓建築的紅樓舊實踐樓,以及二層樓的力行樓,還有最南端靠圍牆處幾間舊時木造教室,除此之外,很少特別教室。

 

時代巨輪不停轉動,高中教育逐漸注重實驗與操作能力的訓練,一所傳統名校在這方面自然不能太過寒酸。在這樣的趨勢之下,景校長興建了一度稱為「敬業樓」的三層建築。

 

此樓之得名有些「坎坷」。一開始可能無名(1966~1971年的檔案照片都未見鐫名),1972年後,孟淑範校長取名「敬業」,牆壁上並掛有金黃色的「敬業樓」三個大字(唯留的1976年檔案照片放大後始可隱約看見「敬業樓」三字)。1977年以後此樓作為圖書館用,「敬業樓」三字換成「圖書館」。1986年因新圖書館教學資料大樓落成,此樓又換上「莊敬樓」之新號,而非原來的「敬業樓」!

 

也許是整體的遺忘或錯置,更可能受到當時政治氣氛的影響!原來「敬業」乃與如今高三教室之「樂群」密契;換成「莊敬」,則改與作為行政大樓的「自強」合體,前者較為教育,而後者轉為政治矣。無論如何,「莊敬樓」就是它現在的名字。

 

樓舍所在處,在日治時代並無任何建物。光復初期此地除了雜花生樹外,靠近校門口處有一簡易類似警衛室的小平房,不若今日之高壯。原計畫蓋一棟特別教室,以為靈活教學之用,後來因學校陸續增班,一度改為普通教室,1977~1986年成為圖書館,在分區聯考時期,更多次作為臺南區高中聯合招生之闈場。筆者在1989年到校任職時,紅樓見拆,教室嚴重不足,此樓又作為普通教室用。1991年新實踐樓落成後,此樓之用途不顯,成為尷尬的樓舍。其後隨著招生人數的擴增與消費習慣的改變,一樓闢為員生消費合作社,二、三樓部分改為專用教室,部分作為退休教師運動休閒室,部分則成為學生社團辦公室。

 

此樓如今之所以尷尬,除了老舊之外,作為學校面外的第一棟建築,其實是真的不夠體面。當其初建,也曾風光一時,好幾年的畢業紀念冊均放上多張此棟新建築的照片。但歲月不只催人老,或者因建材的緣故,或者因顏色的配置問題,自然風化的結果,整棟樓舍已褪了光彩,漸顯老態,尤其幾棵大樟樹矗立於其北側,光鮮亮麗,高大雄偉,體面有加,完全搶去樓舍風采,敬業樓之身姿已不復昔日之壯麗矣。

 

尷尬的另一個原因是定位不明,以致功能模糊。當作教學用樓舍,因靠近大埔街,聲音略顯吵雜,干擾太多,的確有所不宜;但像如今既是教學,又是社團,也是員生消費合作社,更是教師休閒之場所,美其名曰「多功能」,只可惜小小的樓舍如何也萬能不起來,卻十足一副「四不像」之樣貌,淪為大雜燴之樓,不尷尬才怪呢!

 

最不恰當的是,學校的指標性建築是自強樓,它才是學校的真正門面,但卻如「猶抱琵琶半遮面」一般,東半部立面硬生生被此樓掩住了。進得門來,只覺侷促感立生,既未能窺得紅樓恢宏之全貌,遂無法升起氣度開闊的感動,殊為可惜!

 

聽過幾位曾兼職行政的退休老師談起,學校亦曾起心動念拆除此樓,還給自強樓一個清晰的面貌,卻總沒有良好的時機可以把握。起初是樓舍未達使用年限,不得浪量費公帑;後來又因為921地震後的強化工程,延長其使用年限;如今樓齡已將屆50歲矣,重建如若不成,也許拉皮換臉一下,卻又碰到國家財政窘困,想望可能終究還是想望!

 

莊敬樓亮彩雖漸淡,身份或尷尬,但一樓的員生社功能卻是無比強大,匯聚甚為可觀的校園人氣,可見只要運用得宜,老狗還是變得出把戲來的!就讓它繼續其未竟之使命,展現其所存無幾的風華吧!

 

寫於2008.11.2

 敬業樓1966(玉蘭花).JPG  1966未命名

  敬業樓1970(無字).JPG  1970未命名

 敬業樓1976.JPG  1976敬業樓 

敬業樓1977(圖書館).jpg

 1977圖書館

敬業樓1988.JPG

 1988莊敬樓

IMG_3241.JPG

2007莊敬樓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敬業 1966 圖書館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莫名海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