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

2009年一個盛夏的午後,陰霾下沉,枝葉連動也不動一下,無所不在的熱與悶,風扇費力地轉呀轉,釋出的竟是悶與熱。我獨自一人來到府城南牆之內側,小道上鋪著別處剩餘不用的鐵道枕木,顏色粗黑,與週遭環境大是不合。踩踏其上,則木條鬆動,偶不小心,恐有失足之虞,竟有點入寶山前機關重重的況味……當然不是,是人們不經心棄置的結果。

 

幾棵黑板樹擋立在小路中央,稍事閃身而過,落葉、雜草甚至垃圾組合成的路面,顯示此處少人到達。城牆在十幾年前整修過,整齊平滑的牆面包住傾斜的層層土塊,新與舊、現代與古老,以一種奇特的方式結合,是一種矛盾而無奈的存在。

 

略往前行,地上的榕樹根雜亂而有序地長滿路面,幾株老榕抓住牆的側面,將新舊的三合土一體納入作為滋長的養分,枝繁葉茂、遮天蔽地讓東側這一小段路突然變暗,遮住本就隱密的登城的幾個階梯。

 

踩著厚厚的落葉與榕子登城,舊城以東連著學校新做的玻璃牆,是台南市府「歷史區域再生計畫」的一部分,空地上甚至鋪上光滑亮麗的木質地板,與城牆這邊的寒酸破落樣大是不同。「但見新人笑,那聞舊人哭」的景況,看來不只適用在人的身上,我們對新舊事物的看待方式原來正是如此這般現實無情。

 

上得城來,城垛在左,新砌鋪的仿古紅磚上爬滿青苔,竟把歲月硬是給催逼出來了。一時間,彷彿自己是個古人,在一個悶熱的午後,獨自登城眺望。往下一看,昔時據說長滿林投樹的牆邊,如今只孤獨地站著一棵乾淨翠綠的槭樹,兀自芳香著;而稍遠處的五個貞烈女子的墓,如今已是高樓阻隔,無法得見了。

 

城之外牆約兩層樓高度五、六公尺許,內牆略矮,因此城頂路面略略傾斜,面寬四公尺餘頗稱廣闊,三五人錯身仍可。城頂外側修有城垛一列約一人身高,憑垛近看遠眺,無安全之虞,有觀賞之樂趣。可內牆竟無欄可憑,從嘉慶12年「續修台灣縣志」中的城池圖觀之,似乎原來就無,故靠北側一站,腳底有點涼。當初修護時遵照原樣,今日登城則需多加注意,免生不測。所幸旅客無法從外牆登城,而台南女中這方雖未禁止學生到來,卻因地處偏僻,就記憶所及,十數年來,大約只有2006年時學生為了畢旅手冊封面,上來拍過幾張照片,此外應是沒有人會造訪此地。

 

也許就因缺人照養,少了人為的破壞,原始風貌尚得以保存。但人雖不來,大自然可沒遺忘此地。由於牆之三合土蘊含養分,除老榕繼續盤根外,牆北側扎了一列叫不出名字的雜樹,生機勃勃,倒像是天然的護欄,雖有些雜亂,卻好似多了一層安全保障,不知市府查看之後,會以榕樹的方式對待加以修整保留,還是因賣相不佳,逕予砍除。

 

台灣府城原為木柵城,於林爽文事件後1788年改以三合土修築,1917年以後成為日治台南一高女的一部分。或許就因為如此,當1919年日人因應市區改正,拆除小南門及附近城垣,此段卻得以殘存。但隨著歲月與風雨的侵蝕,城體逐年塌圮荒廢,民國六、七十年代,此處成為台南女中校園安全的死角,幾位退休老師回憶當年曾為多次追逐入侵者而費心、憂心過。1985年列為三級古蹟,古城牆修護之責由台南市府擔負。至1990年台南市府決定仿古法,以三合土(蚵殼灰、糖漿或糯米漿、泥土依適當比例混合)夯築,1991年修護完成,府城唯二的古城牆殘蹟得以倖存(另一在成功大學光復校區),台南女中南面之安全亦得保障。

 

以古蹟做為學校的城牆,對台南女中而言,無寧是光榮而奢侈的。成大的小東門段城垣殘蹟處於開放空間,憑弔方便,卻因未作維護,坐任風吹日曬雨淋與歲月之摧折,塌圮狀況嚴重,再不處理,恐將消失不見。台南女中的這段整修過後的殘蹟,雖也有人感嘆古味不存,但仿古保存之用心,仍值得稱許。美人遲暮,老人既衰,透過某些現代技術,其風華得以持續,青春得以展延,關鍵卻在是否有人識得美人之美與老人之智慧了!

 

寫於2009.7.17

01南城牆19861208.jpg
1986坍塌狀況 
 03入口處的枕木道.JPG
登城前步道-鐵道枕木
02登城前地面榕樹根.JPG
登城前步道-地表榕樹根  
04內牆上的榕樹根.JPG
登城前步道-與內牆共生之榕樹
05內牆上的榕樹根.JPG
登城前步道-與內牆共生之榕樹
06內牆上的榕樹根.JPG
登城前步道-與內牆共生之榕樹  
07登城階梯.JPG
登城階梯 
08從城頂東望之玻璃牆與廣場.JPG
登城階梯  
09登頂前西望城頂.JPG
馬道 
10城頂路面.JPG
馬道 
11城頂邊的榕樹.JPG
馬道 
13牆北側的雜樹.JPG
馬道、女兒牆、雉堞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莫名海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