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城市裡有河並不稀奇,學校裡有河那才叫做絕妙。

 

人類較有意義的文明開始於新石器時代,這個時代又被稱為「農業革命」時代,而農業的經營離不開水的灌溉,因此村落幾乎都建在河流旁,文明也因此誕生於此,「大河文明」的稱謂即由此而來。後來村落成為城市,城市靠河流而生,並且漸漸繁榮。

 

隨著時代的進步,人類為著生存發展,不斷侵犯原先賴以滋養成長的河流,使它變黑發臭,變成一條條的「黑龍江」、「臭水溝」,河流與人的親密關係消失了。這時人類的選擇讓城市風貌產生莫大的變化,有些城市開始治河,花了漫長的時間、精力、金錢,終讓河流再生,河水清澈;有些則美其名為城市發展設想,在河上加蓋,隱於地下,完全成為排水溝,與河的關係完全切除。

 

河流之於一座現代化都市,其重要性不必解說,單看法國巴黎就再清楚不過了。少了塞納河,巴黎大概很難成為世界性的著名都市吧。37座橋,建築時代不同,各顯不同的風姿,說不完的故事,看不完的美景,兩岸迷人的人文風情,更讓人流連忘返。

 

清康熙23年(1684)台灣隸屬福建省,設台灣府於今台南市,因擔心反清人士奪城固守,威脅其統治權,故不准建築城垣。41年後的雍正3年(1725),因防務所需,始創木柵城池,乾隆51年(1786)因林爽文事件,允福康安所奏改為三合土城,於1788年開工,1791年完成。日治時期,因應市區更新,從1907年起陸續拆城,台南女中南側幸得留存其中一段城垣。

 

民間常說府城「好山好水」,其中之「水」就是指台灣府城內北側流域較廣的德慶溪,及南側長度較小的福安坑溪。巧的是前者流過今台南一中的北側,而後者正好從今台南女中前門流過,而兩校又比起其附近都居於較高的區位,竟頗有所謂最高學府之意味。

 

福安坑溪發源於今台南市開山路、樹林街口,沿樹林街流過南大附小,再轉大埔街沿台南女中東北側,流經校門西行,至今日操場一百公尺終點處之芒果樹旁折向南走,到了實踐樓延伸線左右處再轉而西行,從南門教會旁流到大南門城邊,再流經南門假日花市、第一幼稚園、自來水廠、原愛國婦人會、基督教浸信會教堂等的後方,轉建興國中、原台南地方法院的前方,到昆沙宮後轉福安宮與支流會合,從西門路與保安路口出城,沿保安路一路西行出海。今日則因滄海桑田,並未入海而注入運河之中。

 

台南女中創建於1917年,從1924年留下的校區圖(見圖一)明示,日治時期的校地並不含今日中正堂(2008年改為學生活動中心)。福安坑溪從學校東北角開始沿著牆邊、校門流過,則福安坑溪恰似學校正面的護城河,然後轉而流入校區,成為校園的一部分,再出校而去,向海奔流。這有點像中國自然山水園林中之自外部引水入園,讓水形、水聲與建築匯成一片,幾番曲折糾纏後,再出園而去的境界。靜心一想,實在令人嚮往。

 

可惜文獻不足。從日治時期的地圖顯示,1918年闢建校舍時,河流應該還在,只是日人為了開發建設,將彎曲的溪流截灣取直,沿著今日操場北邊的圍牆西流,不再彎入校區內。但是1926年的校門口照片(見圖二)卻無法看清、確認河流在否,只能從地圖推測今日的學校東側門可能就是河道流經地,中正堂很可能就建在舊時河道的北岸或河谷上;而操場一百公尺跑道,極有可能就是當時的另一段河谷地,操場旁的階梯則應是福安坑溪的左岸。不過,這一切都有待進一步的文獻證明。

 

「我家門前有小河,後面有山坡,……」對於四、五年級生而言,這首耳熟能詳的兒歌,可能還有部分白描實境,之後的年輕人大概認為純是想像了。對台南女中來講,門前有溪流過,學校內有溪流入,光用想的都覺幸福已極。但人生還是實際些好,也許「學校裡有一條河」並不正確,但「學校裡曾有河流流過」的事實,還是有著美妙敻遠的想像空間。

 

寫於2009/04/20

arrow
arrow

    莫名海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